学术前沿 | 《中国气象报》报道: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可增肾脏患疾风险
2024-03-11
本报记者刘倩 专家顾问: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张路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助理研究员杨超
肾脏疾病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高、知晓率低等特征。环境污染也是引发肾脏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候因素及空气污染等均可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在临床上,慢性肾脏病(以下简称“CKD”)是指肾损伤或肾功能下降持续超过3个月的症状,它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疾病负担不断攀升。据悉,全球每10人就有1人患有 CKD,当前全球 CKD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研究结果,到2040年,CKD将成为因疾病引起过早死亡的第五位病因。数据显示,我国成人 CKD患病率达10.8%,现患 CKD人数达1.2亿。
气候变化同样是全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肾脏健康危害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空气污染暴露可增加慢性肾脏病的患病风险
近年来,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空气污染暴露具有长期、慢性的滞后效应,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为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空气污染物由固体、液体和气体成分的复杂混合物组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其主要成分是可吸入的颗粒污染物(PM)和气态污染物:根据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2.5微米、≤1微米和≤100纳米),分为粗(PM10)、细(PM2.5)、极细(PM1)和超细(UFP)颗粒污染物。
而 CKD是一种持续进展、不可逆的疾病,受宏观的社会因素、气候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影响。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的数据库后发现,亚洲、北非、中美洲的 PM2.5暴露导致的 CKD负担比较高。
长期大气 PM2.5暴露可增加 CKD的患病风险。研究数据表明,大气 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CKD患病风险比值比为1.28。随着 PM2.5浓度增高,作为CKD表现之一的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肾小球滤过率(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降,尿毒症风险升高。
张路霞团队融合城市化、绿化等相关指标开展研究发现,利用夜间灯光指数作为城市化程度的一个指标,观察到 PM2.5和 CKD之间的关联在中等城市化地区更加明显,较好的绿化对于肾脏疾病患病有保护作用。
与此同时,从28万例患者数据中明显观察到,在长江以北地区,PM2.5的暴露和膜性肾病的患病率呈现正相关。
在气态污染物层面,长期暴露于高浓度臭氧中也会增加患 CKD的风险。随着二氧化硫、臭氧浓度和天数等增加,还会呈现出非线性的增加趋势。
持续高温热浪加剧慢性肾脏病的入院风险
近年来,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出,对人体健康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危害。张路霞团队基于大规模人群与环境监测数据开展高温因素与 CKD入院风险的定量研究,发现炎热季节的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CKD入院风险相应增加(相对危险度为1.008),高温导致 CKD入院的归因比例为5.50%;同时,我国亚热带地区人群、较年轻人群、梗阻性肾病人群更易受到高温的不利影响。在日平均气温效应之外,持续多天的高温热浪天气又进一步增加患者入院风险。
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的临床表现,便是中暑。在中暑分级中,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死亡率可高达50%至60%。正常情况下,人最大出汗速率为1.5升/小时,而热射病患者出汗率是正常人的2倍,造成脱水和电解质流失,未经治疗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可导致肾脏低灌注,引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极端的热应激、水分的缺乏、散热受损导致反复的急性肾损伤,最终发展为 CKD。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面对我国肾脏疾病的沉重负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肾脏疾病的增长趋势,加强肾脏疾病的环境危险因素防控已迫在眉睫。对此,2022年7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出倡议,呼吁重视气候变化与肾脏健康——树立新思维,开展气候变化对肾脏健康影响的评估;探索新路径,加强气候变化减缓行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新认识,增强社会公众对于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拓展新格局,建立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体系。
在张路霞看来,未来还可立足医学问题,更加精细地探讨气候环境与肾脏健康的关系,通过研究气候环境对于疾病的不良影响,提供精准预警,同时将其嵌入疾病管理中。此外,还可深度融合健康医疗数据与环境数据,搭建合作机制与平台。
内容转载自《中国气象报》 2024年3月4日